10月29日,中文系本学期第二次教学研讨会在博学楼大会议室举行,文学院院长汤敬安,副院长陈晓舟、朱岚武,中文系教授田茂军,以及中文系全体教师参与会议。本次会议由中文系主任秧乐主持。
汤敬安院长深刻指出中文与外语专业的共通性,强调社会变化对教师和管理者提出的新要求,鼓励老师间相互听课。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需大胆开展工作,着力解决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他强调教师应在教改与科研方面做出成绩,更加聚焦于主题研讨。汤院长的讲话深刻而精准,为全体中文系教师提供了清晰的工作指引。
陈晓舟副院长着重强调实操环节的完善以及实践教学部分的加强,对于其整体设计与把控提出具体措施。并与大家共同探讨了文学院文秘方向基地的拓展路线,助推教育研究的深入发展。
朱岚武副院长重点强调了本专业的危机意识及“三定”。提出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倡导教师把课上好,做好常规工作。在教学管理方面要敢于管学生且做好解释和沟通。并提出大三学生见习周计划,鼓励全体教师参与其中,提升实践教学效果。
田茂军教授针对教案更新与课件内容充实做出强调,提出听评课听教师的上课准备更为重要等观点,鼓励对学生进行奖励来提高学生兴趣,倡导学科归队,学术共同体,从而形成更紧密的教学团队。
袁晓丹老师、朱玉兰老师、刘绪衡老师、王艳慧老师针对本专业的展开的经典名篇背诵活动与学科归属,以及教学科研方面等问题展开讨论。如做科研是否走文化方面等,追求提升个人素养和教学质量。
李静老师强调课堂管理的必要性,并对毕业生的就业率及学生就业观念的问题提出具体措施,同时指出创造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性,增强教师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
李少午老师提出了新闻中心提供资源共享新观点,优化教学资源,提升教学效果。陈语暄老师针对教学进度问题提出具体解决措施,如将古代汉语必背篇目纳入晨读体系,提升教学效率。
张艳艳老师针对大学语文与实用文体写作课程的教材问题提出新思考,强调教材的辅助作用,倡导在授课计划基础上进行创新式教学。王备老师提出从学生兴趣为出发点,鼓励学生多阅读,激发教育创新火花。
此番中文系教学研讨会,犹如一场春日里的雅集,诸位教师济济一堂,各抒胸臆。他们不仅分享了宝贵的教学经验,更提出了诸多富有创意的教学思路,为中文系的教学工作开辟了新径。
一审:龚冠萤 二审:朱岚武 三审:刘建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