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定位
本系以“厚植人文根基、融汇古今智慧、激发创新潜能”为培养理念,致力于培养语言文学功底扎实、人文素养深厚、兼具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中文人才。依托独特的湘西地域文化资源,深挖传统精髓,对接现代学术前沿,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服务社会发展输送高素质人才。
核心优势
学科底蕴深厚:中文系传承湖湘厚重文脉,根植湘西沃土,培养的学生既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有宽厚的通识素养、较强的动手能力。
学科体系完备:核心学科方向覆盖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文艺学,学术基础坚实。
地域文化赋能:深度融入湘西地域文化,在民族文学、方言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领域形成鲜明特色与研究优势。
探索交叉融合:积极拓展跨学科发展路径,培育学生多元知识结构与学术视野。
培养体系创新:深入开展“能力本位”教学改革,致力培养“成品”人才,课程设计上强调听、说、读、写、思等核心能力,强化学生实践。
核心课程筑基:系统开设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中国文学史(古代/现当代)、外国文学史、文学理论、语言学概论、写作学等核心课程,夯实专业根基。
特色课程赋能:创新设置创意写作、湘西方言调查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研究、文化创意产业实务等特色实践课程,凸显地域性与应用性。
实践平台多元:通过高水平学术讲座、深度田野考察(文化/方言)、院刊编辑实践、地方文化机构实习等,显著提升研究能力、创作能力与文化应用技能。
师资力量精良:中文系拥有古典文献学、方言学、民族文学、文艺理论等领域成果丰硕的专任教师队伍。在湖南省高校教学竞赛、湖南省课程思政比赛、湖南省高校教学创新比赛等比赛中屡获佳绩。
校地协同育人:与地方文化馆、博物馆、非遗保护中心、媒体机构等建立紧密合作关系,提供丰富的实习实训、田野调查与文化项目参与平台。
卓越成果
升学深造成绩亮眼:近五年有超过150名毕业生成功考取湖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暨南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的硕士研究生,考研率稳步提升。
学科竞赛成绩突出:在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湖南省大学生写作演讲竞赛、湖南省爱我国防演讲比赛、湖南省“建设伟大祖国 建设美丽家乡”等A类比赛中综合成绩位于湖南省前列,近五年获奖破300项。
就业前景广阔:毕业生凭借深厚的文化素养、扎实的文字功底、突出的实践能力,在基础教育、出版传媒、文化创意产业、文秘公关等领域深受欢迎,职业发展路径多元。2024年底,2024届毕业生就业率98.87%,平均工资5872元/月。
社会贡献显著:近五年有超过110名学子考上公务员,有超270名学子考入公办学校编制,成为教师。中文系立足湘西,服务地方文化建设,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与区域文化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