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就业+

招生就业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招生就业

从“阳光男孩”到“国际导游”——粟远航的逐梦张家界之路

日期:2025-06-25 05:12 浏览次数:

“我不后悔来到张家界学院,唯一后悔的,是没在‘饮食文化翻译课’上更认真一点。”

粟远航笑着说出这句话时,已是一名持证英语导游。这个来自张家界学院文学院大三英语专业六班的男孩,如今正活跃在张家界最热的国际旅游线路上,为一车车外国游客讲述中国故事,也讲述他自己的成长。

65891

起点:因为性价比来到这里,因为热爱走了更远

2022年,粟远航以文科生身份考入张家界学院文学院英语专业。他坦言,高考成绩不算理想,几所本科院校中,他选择了宿舍环境好、学费亲民、就业有保障的张家界学院:“当时在网上认识了一位英语专业学姐,她告诉我,这里‘就业不愁’,于是我来了。”

65894

“我读大学不是为了混日子,是为了将来能赚钱、生活得更好。”他说。

他个性外向、思维活跃,“闷头考编不适合我。”于是从大一开始,他广泛参与学校社团活动和实践,主动找老师交流,逐渐探索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实战型成长路径”。

张家界学院的优势:外语不是练习,而是直接上场

作为世界知名的自然遗产地,张家界年均接待游客超1亿人次,入境游客近200万,且逐年增长。“这是一座天然的语言实训基地。”粟远航说,“你可以在课本里背‘Welcome to Zhangjiajie’,也可以在山脚下当场给外国人讲‘Avatar Mountain’。”

65892

张家界,不只是学习语言的地方,更是检验语言能力的“第一战场”。

英语系无论从领导还是到老师都反复强调——“在张家界这样的国际旅游城市,英语导游缺口大,发展机会多,大学生更要服务地方产业发展”——老师们的谆谆教诲成为他的转折点。2023年11月,粟远航在学院的推荐和辅导下报名参加英语导游证考试。依托学院为学生提供的导游实训、真题模拟、企业讲座等丰富资源,他顺利拿证,成为英语专业在校生中持证导游之一。

65893

实战突围:边带团,边成长,边改变命运

“当时父母并不看好,觉得这不是‘正经出路’,报名费还是勉强给的300块。”粟远航回忆。

拿到导游证后,他迅速投入实战,仅几个月内便带团10余次,累计接待境外游客上百人次,收入突破1万元。现实的回报不仅打破了质疑,也坚定了他的选择。

“我出身普通家庭,这些收入对我来说是第一桶金,也是一种真正的成就感。哪个大三学生能靠自己的能力实现经济独立?”他说。

65895

父母原本希望他走“稳妥路线”——考公务员、参军,甚至在大一时已安排他参加入伍体检。但随着他在导游岗位上逐渐成长、结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父母的观念也慢慢转变:他们开始理解并认可他的选择。

同时,他也意识到自己的短板:“比如‘麻婆豆腐’我只能说‘tofu’,‘三下锅’只能翻成‘hotpot’,不够地道。”于是他重拾课本,自主购买翻译教材,系统提升旅游英语表达能力,并开始自学西班牙语——为未来成为“国际双语导游”打下基础。

65896

如今,他已在Instagram开设了自己的旅游账号,记录带团生活,分享文化交流故事,正在一步步靠近那个梦想中的“世界舞台”。

背后托举:学院构建实践闭环,提供真实机会

粟远航的快速成长离不开张家界学院文学院构建的“理论+实践+资源”三位一体支持体系。

“英语专业每月至少有一次就业方向宣讲,学院还请外部专业导游来培训我们,甚至提供刷题资料、内部讲座。”他说,“汤敬安院长也通过校企合作,给我们介绍实习、带团、挂靠平台等资源。”

65898

在张家界,“外语”不仅是教室里的内容,更是走向行业前线的通行证。而在文学院,这些实战机会,正在成为外语教育最具温度与高度的“教具”。

面向未来:不是“语言练习生”,而是“国际表达者”

“很多人问我,会不会后悔来张家界?”粟远航自信地回答:“不后悔。唯一后悔的,是没有在课上更认真一点。”

未来,他的目标已经非常明确:成为一名面向世界的国际双语导游,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成为真正的文化使者。

“如果你也是那个不想只坐在教室里的人,那这里会是你登场的地方。”他希望学弟学妹们也能大胆尝试:“别只看城市大小,要看你有没有热情,肯不肯尝试。只要你出发,张家界学院文学院就能让你闪光。”

尾声:青春有路,热爱即光

65897

当导游证变成通行证,当Instagram上的留言来自五湖四海,当英语课上学到的知识化为每一场文化讲解的底气……粟远航知道,他的人生从张家界出发,正在走得越来越远。

“这里不是终点,而是我真正启程的地方。”他说。


文字 | 李旻阳

图片 | 文学院

初审 | 李旻阳

复审 | 朱岚武

终审 | 刘建东